海南党史百名人物|李爱春: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查看原图】

李爱春

(1901–1927)

李爱春,原名李春荣,海南琼山县(今海口市)人。少年时代在云龙高等小学读书,与冯白驹等进步学生创办“同志互助社”,倡导进步思想。1924年,他在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今琼台师范学院)毕业后,考入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预科。在广州读书期间,接受孙中山国民革命思想影响,立志“不做大官,要做大事”。他聆听了从苏联留学归来担任共青团两广区委书记的杨善集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工农当家做主的情况后,随即向中共党组织提出入党要求。

1925年,由杨善集介绍,李春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时,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李爱春,并写在了入党登记表上。同年冬,李爱春受党组织派遣返回故乡,以双重身份领导革命斗争,担任国民党琼山县党部主任委员(也叫书记长),同时也是中共琼山县支部书记。他在广州遇到云龙高小时的同学冯继周(即冯白驹),给冯白驹讲述了许多革命道理,还把《共产党宣言》等书籍给冯白驹看,并邀请其一起回海南从事革命斗争。冯白驹受到很大启发,与李爱春一起回家乡干革命。1926年初,受李爱春委派,冯白驹担任海口市郊农民协会办事处主任, 9月,经李爱春的介绍,冯白驹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李爱春当选为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委员。他的公开身份仍是国民党琼山县党部主任委员。在国共合作期间,琼山县国民党部6名成员中,有李爱春、陈安国、陈玉婵、吴江滋等4名共产党员,共产成员在该县的国民党党部成了核心力量。他们以国共合作为条件,积极领导工、农、青、妇等各界群众开展革命运动。在李爱春主持和推动下,中国国民党琼山县党部成了传播革命思想的场所,每到星期天经常有一批学生前来县党部所在地——马相庙听党团课。李爱春除了亲自讲课外,还经常邀请共产党员许侠夫、罗文淹等给学生讲课。

同年9月初,李爱春在琼山县妇女协会办公处召开妇女协会全体委员会议,明确妇协工作任务,明确妇女解放的宗旨目的,广泛发动妇女加入妇女协会,参加革命活动,号召妇女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解决妇女受丈夫、家婆虐待的问题。当时府城各中学女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妇女协会。早年与李爱春认识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女学生孙宝珊带头参加妇女协会,并当选为琼山县妇女协会委员,也成为李爱春工作上的得力助手。不久,他们俩结成革命伴侣。10月下旬,李爱春亲自领导创办琼山县平民学校,为民众开展扫盲和灌输革命道理。

1927年4月22日,琼崖发生反革命事变,由于叛徒出卖,李爱春遭国民党反动派密捕。第二天早晨,李爱春趁妻子孙宝珊探监之机,机警地将一把钥匙给她,叮嘱其转托他的舅舅立刻打开他那只皮箱子,烧掉党的内部文件、资料,保住党的秘密。随后敌人将他秘密解押到五公祠监禁,进行严刑逼供。李爱春坚贞不屈,不向敌人透露一点党组织的消息。

5月的一天深夜,李爱春被国民党军警押到五公祠的米铺村“鬼子庙”的一处坡地,他看到那里新挖了一口深达4米的土穴,当即严词痛斥:“你们要干什么,要干破坏国共合作的事?”敌人蛮不讲理地说:“干什么,要你的命。”并把粗大的麻绳套在李爱春的脖子上,往相反的方向拉,一紧一松,一松就问道:“招不招供?”李爱春说:“无供可招!”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敌人残忍地将其勒死。李爱春的头颅被反动派割下,挂在府城的城墙上。李爱春牺牲时年仅26岁。

文字整理:游宪军 程小斌

往期回顾:

海南党史百名人物|琼崖工农群众的领袖——王文明

海南党史百名人物|陈垂斌:投笔为枪献身革命

海南党史百名人物|冯平:舍身为革命 视死忽如归

海南党史百名人物|许侠夫:以笔为戈照亮青年斗争路

海南党史百名人物|陈三华:巾帼英雄 为党牺牲

本栏目由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人民日报社海南分社、人民网海南频道联合推出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2021年03月21日10:37
分享到:
(责编:刘杨、席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