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海南红色家风

王国兴:心系黎苗地区发展 教育后人勤俭持家刻苦学习

2021年09月23日10:05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王国兴(资料图)

人民网海口9月23日电 (宋彤桐)“他是一个对党忠诚的老党员,也是一个严格要求子女的好父亲!”儿子王刚回忆,父亲王国兴的一生都扑在了他热爱的事业上,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尽心竭力;而在家庭生活中,父亲用一言一行营造的良好家风时时激励和鞭策着后人。

记者采访王国兴之子王刚。李永球摄

在海南,有着以“国兴”命名的道路、学校,如海口的国兴大道、国兴中学,都是为了纪念海南黎族首领、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第一任主席和州长——王国兴。王国兴,海南白沙县红毛乡(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人。1943年8月,王国兴曾领导白沙县黎族、苗族人民举行反抗国民党顽固派地方政府压迫的白沙起义,一度将国民党势力赶出白沙县境。起义受挫后,王国兴主动寻找共产党,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国兴历任白沙县抗日民主政府副县长、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长等职,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领袖,他一直关心着海南黎苗地区的发展,不仅领导起义,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更想着如何改变黎族苗族地区的落后面貌。

王刚介绍,当时在海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被称作山区。父亲王国兴当上自治州的领导后,高度重视改善山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引人才促发展,“父亲向省里要了好多大学生和老师,因为当时山区的经济发展、卫生、教育事业都很落后,这批人才对推动当地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王刚笑着说,“当时山区连会计都没有,会计也是从别的地方‘要’来的。”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王国兴不仅从全局着眼,还从身边小事上关心。王刚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细节,父亲到海口开会时,总会带回来一些山区见不到的水果,他不仅会发给老百姓吃,还让他们种果树,“既可以吃,又可以卖钱,一举两得。”

在王刚眼里,父亲是一位对群众平易近人、体贴入微的领导,但在家中却是“严父”,他对家人和对群众,态度可是“大不一样”。王刚回忆说道:“当时父亲是自治州的高级干部,每月工资有几百块,在当时是十分可观的,但从来没有给过我们一分零花钱,家里每日的开销他也要求母亲悉数汇报,生怕我们乱花钱。”然而,“抠门”的父亲却对困难群众有求必应,为此他解释到:“钱有多少都会花完,花钱容易,为百姓做事才难。”那时年少的王刚心里不平衡,但在参加工作后,他才发现父亲平实的话语已牢牢烙印在他心中。

王国兴还十分重视子女教育,这一优良传统也让王刚在教育家中子女时不曾放松。王刚回忆,“我年纪小的时候调皮,成绩不好,老师向父亲告知我成绩时,他总是很生气。后来我被父亲送到海口读书,每个学期回来还要把考试卷和成绩单给他看,考得不好肯定要挨骂。”为了不让父亲失望,王刚努力学习、认真读书,学习知识提升本领。在王刚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也不负殷切希望。如今早已成家立业的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发挥所长,并将“努力学习”这质朴的“四字”家风发扬光大,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无论是为官还是为父,父亲王国兴的教诲和言行总是带给王刚无穷力量,“父亲总说要听党话,跟党走,为百姓做实事。”王刚任通什市(现五指山市)市长时,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为官要清廉,做事要动脑筋,要严格要求自己,学好党的政策为人民服务。“正是父亲对我的严格要求才让我成长为今天的‘我’,他的事迹和精神,我们不能忘、不会忘。”党员的赤诚、为人父母的苦心在儿子王刚的身上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将继续影响家族后代,为他们指明前路。

相关作品阅读:

黄长轩牺牲前的最后一封家书:殷殷关怀寄深情 谆谆教诲激奋进

孙家仲:红色精神涵养后人 家族“四宝”代代传承

史广发:初心向党润家风 家国情怀代代传

林和平:战场上屡立奇功的参谋长 教育后人不将功绩挂嘴边

洪剑雄家书背后的红色浪漫:勉励妻子为革命加强学习

符克致信家人:我们的家庭终有光明的一日

一封家书读懂黄长轩的家国情怀

李硕勋写给妻子的绝笔信:死后勿为我过悲

王月娥、朱进海革命伉俪:教育孩子不吃老本,要立新功

庞琼花:英雄精神传后世 故乡“长”出助民“娘子军”

冯白驹:革命英雄精神长存 红色家风滋养后代

符克:亲笔家书诉衷肠 不畏困难担使命

洪剑雄致信勉励妻子坚定信仰 为革命工作努力奋斗

符克烈士致亲人的家书:抗战救国是我的天职

洪剑雄致妻子的家书:勇敢奋斗是惟一的武器

麦宏恩最后的家书:以革命之血换得自由之花

王器民致妻子遗书:打起精神来继续我的遗志

海南“红色家风”主题读书活动即将举行 讲述海南的“家风故事”

(责编:潘惠文、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