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这里是崖州

三亚崖州:借力自贸港 千年古镇用“科技”焕新生

2021年09月26日10:32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三亚9月26日电 (毛雷、孟凡盛)“两千年建置史,八朝州郡治所”,这里是三亚文化的根基所在,也是海南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三亚“撤镇设区”时,特意将当时的“崖城”恢复成古称“崖州”。

长期以来,由于地处三亚最西边,“农业大区”“偏远落后”的帽子常年戴在崖州头上。然而,“撤镇设区”以来,尤其是自贸港建设以来,崖州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随着自贸港建设主力军之一——崖州湾科技城的逐渐崛起,崖州这个“千年古镇”,也迎来了腾飞的新机遇。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产业促进中心,是崖州湾科技城招商引资与产业引入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向公众宣传普及南繁科技、深海科技的重要平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供图

说产业

承接崖州湾科技城“溢出效应” 千年古镇发展转型

崖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区,但如果您还认为崖州的主要收入靠“种地”,那可能要更新一下您对崖州的认知了。

崖州区2021年“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崖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2%,比2019年同期增长27.2%,两年平均增长12.78%。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7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7亿元,同比增长3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55亿元,同比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为41:10:49,呈三、一、二结构。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服务业发展呈现喜人局面、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速增长……一个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崖州正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亚市崖州区委书记马育红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人民网 孟凡盛摄

“总而言之,现在的崖州已经不是过去的崖州了。”在崖州区委书记马育红看来,自贸港建设,尤其是崖州湾科技城的快速崛起,给崖州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主要是围绕崖州湾科技城的开发建设做好服务和配合,承接科技城发展的‘溢出效应’,逐步建立健全与科技城的联席制度和联动机制,在服务好科技城的同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马育红口中的“溢出效应”,就是科技城发展给崖州区带来的“机会”。崖州湾科技城生物育种专区、生物谷建设等举措将南繁产业紧密系拢于地方产业发展上,催化“外生”南繁力量不断“内化”为区域发展动力,崖州区已基本形成了以南繁种业为核心,热带水果、冬季瓜菜为辅,特色种植养殖为点缀的特色农业产业结构。截止2020年,南繁种业的产值36.46亿元,预计新品种推广间接产值超252亿元,而这些,都是崖州区的“机会”。

“这里已经完成了3000到4000亩高标准农田储备,不仅为创建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提供充足的科研用田支撑,更是以后我们产业转型的重点和未来。”指着地图上的坡田洋,马育红激动地说,这些高标准农田未来将会种植南繁科技城最新研制出的优质种子,农民可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行就地务工或开展第三产业,服务科技城发展。

除了从传统农业向高质量转变,崖州区还在“产业强区”方面做文章。“十四五”期间,崖州区将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把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现代种业作为主攻方向,从优势资源开发和产业集群化、标准化出发,持续发力牵好项目“牛鼻子”,谋划一批服务配套精品项目,引入一批示范引领品牌项目,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精品项目,孵化一批优质龙头企业,做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古城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崖州区揭牌启用的第三个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三亚市崖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聊民生

“补短板”“强基础”多管齐下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自贸港建设的题中之义,在崖州更是如此。由于基础差、底子薄,长期以来,崖州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民生短板突出。

“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升项目向基层倾斜,是崖州补齐民生‘短板’的指导思想。”崖州区委书记马育红说。

在主干道崖州大道旁,三亚市首个安居型商品住房小区——金色家园崖州安居房正在紧张施工之中,这个拥有922套住房项目预计2021年年底竣工,最高价限售9800元/平方米。崖州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安居型商品住房的交付使用,将有效解决辖区范围内基层教师、基层医护人员、崖州从业居民以及引进人才住房保障问题。

同时,在农村地区,1125户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已得到保障。崖州在全市率先落实农村装配式厕所,2019年9月自农村厕改工作开展以来,共完成1058座新建户厕,有效改变了农村厕所“脏、乱、差”的现状,在改善民生的同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2021年6月,崖州区启动农村户厕防渗漏改造,根据“边摸排边改造”的原则,目前开工建设464座,竣工365座。

城乡一体化补齐民生短板。农村公路硬板化率达95%以上,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管网通向全区31个村社区居,北岭、抱古等偏远农村也可以喝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有力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市政建设项目39个,着力解决污水管网、市政道路、路灯、农村公路路网体系问题,推动气网建设向农村延伸,“气代柴薪”项目逐村稳步推进,累计完成5个村庄中低压管道安装约21公里,五网建设织密夯实崖州地区发展的“地基”。

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全区共开通10条公交路线,配备车辆55辆。公交路线覆盖区域内各景区、32个行政村,崖州1至9号公交车与动车班次无缝衔接,同时引入万顺叫车等网约车,基本满足群众出行。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公交路线,同时引入共享车,将优质、便捷交通出行延伸到各自然村。

在群众就医方面,崖州区围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积极推进医疗改革,加快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夯实卫生事业发展基础,使全区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以正在改造的崖城卫生院为例,该院升级改造后,将申报为社区医院,购买血液透析机及64排CT等一批高端医疗设备,满足崖州区群众做血透治疗及CT检查等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我们现在稳步推进卫生院标准化项目建设,崖城卫生院(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工程已经完工,保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康养楼预计国庆节前后就可以投入使用,梅山卫生院住院楼项目已完工并竣工验收,住院楼相关设备已进场安装。”马育红说,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有效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群众健康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近年来崖州区在教育投入上“出手阔绰”。

今年秋季开学,崖城中学首次招收高一新生,201名新生成为崖城中学历史上首届高中生。这也是2020年9月崖城中学正式由南开公能教育托管后,结出的硕果。

关于崖州教育的好消息也不断传来:三亚寰岛中学今年秋季学期启用,未来还将引进更多优质教学资源,弥补崖州教育短板;把梅山中学、梅山小学整合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位上有了较大提升……

崖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9年崖州区只有两所公办幼儿园,而今年秋季开学时,崖州区公办幼儿园的数量达到15所,2579名幼儿进入公办幼儿园就读,“入园难”“入园贵”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双减”落地崖州,中小学推出课后服务,项目丰富满足不同需求。三亚市崖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改变的,不只是学校多了。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上,崖州也下了大工夫。

依托三亚市开展集团化办学工作契机,崖州区与三亚市第四中学、三亚市第一小学等教育结对帮扶资源,规划崖州区联合办学片区(目前分为五个集团化片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集团内学校的管理互通、师资共享、研训联动、文化共建和质量同进,建设学校发展共同体,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充分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引领作用,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整体提升崖州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同时,积极与寰岛集团、南开公能教育、三亚崇德学校、琼台师范学院等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合作办学,结合崖州教育实情进行教学改革,有效促进崖州教育发展。特别是2020年的111名新进编制教师岗前培训,分别在寰岛实验小学、重庆南开两江中学进行跟班学习,使新进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行为得到了规范指导和提升。

下一步,崖州区将继续落实义务教育一体化推进工作,以发展素质教育为抓手,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区域内集团化办学改革协调可持续发展。

尊师重教,三亚市崖州区表彰一批2020优秀教育工作者。三亚市崖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谈环保

胸怀“国之大者” 守护崖州的绿水青山

“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是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基本条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对于崖州的生态保护工作,崖州区委书记马育红定位十分明确。

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崖州打出系列“组合拳”守护这里的绿水青山。

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崖州区切实抓好农村点源、面源、内源污染防治工作,按照“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开源引水”,“生态修复、长效管理”总思路,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和污水收集处理工作,让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全面提升乡村水环境质量。

“我们已经摸清了农村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和数量,整治方案已经出台,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杜绝出现管道堵塞、村庄内黑臭水体、污水横流等现象。争取在明年我们的农村污水处理率可以达到90%,走在全省前列。”马育红说。

崖州区境内的大隆水库,被称作“三亚的水塔”,承担着重要的供水任务,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地对崖州来说意义非凡。为了做好这一工作,崖州开展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退果还林工作。计划在2022年底前,完成大隆、抱古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退果还林的面积约1309.77亩。

此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崖州还将对辖区内的河道、海岸线、防风林等加大建设和保护力度,确保崖州的生态环境“只会变好,不能变差”。

看文化

让资源“活起来” 打造古城旅游发展新业态

这里是黄道婆改进创新纺织技艺之地、鉴真东渡的落脚点,更留下了唐宰相李德裕、爱国名臣胡铨、北宋开国宰相卢多逊等历史名人的足迹。崖城学宫、文明门、迎旺塔等古迹,也无不在展现和诉说这座历史文化古镇的风采和魅力。然而,长期以来,这些优质的文化资源却并没有被很好的开发利用。

“我们现在也想把这些资源,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化运作。”马育红透露,围绕守着大好优势旅游资源却吃不上“旅游饭”的难点堵点,崖州正积极谋划产业,推动民生基础设施完善。打造古城旅游发展新业态。

项目建设方面,崖州按照《三亚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三亚市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谋划打造一批基础设施、民生项目和产业项目、生态项目,创新完善各项制度,从制度层面予以保障,确保管理和建设并重,形成长效管理体制机制。

此外,崖州区将推动旅游全面提质升级。通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动古城开发、大南山开发和崖州中心渔港开发,以崖州古城为核心,以南山、大小洞天两个5A级景区为支柱,辐射带动保平村等乡村旅游。以崖州湾科技城、崖城学宫、大白鲸·海洋探索世界为重点,发展亲子研学科普游。建成综合服务业态海鲜市场,发展海洋主题“夜间经济”“夏日经济”。

崖州区还将按照政府规划、企业参与的理念,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古城保护开发利用。在梅联角头湾建设国际婚庆小镇,探索建设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建成南山景区旅游购物中心,高品质开发崖州特色文创产品。推进多语种旅游标识标牌和旅游厕所建设,定期举办旅游推介会,大幅度提升崖州旅游品牌知名度,把崖州打造成旅游高地。

未来五年,崖州区要基本形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生产总值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生态环境保护走在全市前列,民生福祉、城乡文明程度、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要把崖州初步建成科技、先进制造业、农业、文化、旅游、教育等‘六个高地’。”说到崖州未来的景象,马育红信心满满。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流淌了成千上万年的宁远河,正见证着这个千年古镇插上自贸港“科技”的翅膀,焕发新的生机。  

相关新闻:

三亚崖州区多措并举“强师重校” 交出亮眼“教育考卷”

三亚市崖州区:大社区构筑服务群众“连心桥” 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崖州样板”

(责编:潘惠文、蒋成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