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三亚市天涯区“绿色答卷”:从护绿守绿到“富”绿

2021年12月15日14:57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三亚12月15日电 (宋彤桐)上午7点,作为市民游客休闲放松的重要场所,一大早就有环卫工人陆陆续续开始对片区进行清扫,维护周边环境干净整洁。视线转向三亚市天涯区主城区,随着上班上学的行人走出家门,三亚天涯区儋州村社区渐渐热闹起来。以往他们直奔目的地,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出门前拎上自家生活垃圾,走到七点就开门的垃圾分类屋里,分好类再各自赶赴下一站。和城市一起“睡醒了”的还有天涯区的河湖专管员们,每日巡河已经成了天涯区河湖治理的工作常态,专管员们通过网格化系统提交问题工单,不用多久便会得到处理。

如今,“湾长制”工作全面推进,三亚湾、红塘湾综合治理亮点频现,“六位一体”机制创新带动海湾沿线实现精细化管理。河湖长制治理成效显现,河湖专管员每日巡查,有问题及时上报;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确保治理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一个不落。全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正稳步推进,居民参与率和知晓率稳步提升。作为三亚唯一的省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天涯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从试点走向全面铺开,精细化治理落深落实。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叠加创新的工作机制,天涯区擦亮生态底色,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居民获得感节节攀升。

三亚湾经过精细化治理,打造成了“海上会客厅”。人民网 牛良玉摄

海湾更靓丽:精细化治理打造“海上会客厅”

如何将三亚湾、红塘湾打建成有名的“待客湾”?天涯区这样做:全面推行湾长制。通过在三亚湾、红塘湾构建海湾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海定陆、河海兼顾、党政同责、协同共治的海湾综合治理模式,逐级压实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海洋生态安全,构建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绿色共享新模式。

“海上会客厅”三亚湾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好去处。人民网 牛良玉摄

据悉,天涯区辖区内海岸线总长60.9公里,分为三亚湾5个、红塘湾3个,共8个责任片区,由区委书记和区政府区长分别担任第一总湾长和湾长,区政府9名副区长担任区级湾长,设置湾长责任制公示牌,施行“村(居)湾长驻守,区级湾长巡视”的两级湾长监管体制。

以三亚湾为例。为将三亚湾打造成三亚的“海上会客厅”,天涯区创新“六位一体”联动工作机制,整合综合执法、派出所、交警、园林绿化、环卫、社区力量实行联合执法,从绿色发展的角度出发,把海洋环境污染、海岸沙滩违法占用、违法建设、海岸侵蚀作为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强化三亚湾沿岸管理服务和海域海洋环境保护,分段设置5个综合服务岗亭,加强海湾执法监管力度,确保绵延17.8公里的三亚湾自然海岸沙滩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绘就三亚湾美丽画卷。

随着精细化管理的全面铺开,智慧化手段在助力海湾管理方面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在三亚湾综合整治过程中,天涯区发挥“天眼”监督作用,推进三亚湾智慧管理。按照“区域成面、街路成线、重点监控”的原则,建设人群聚集监控和高空热成像系统,并在区指挥中心部署监控系统等配套设施,对三亚湾监控资源进行统一控制和运维管理,实现海岸线问题及时预警和快速识别定位,提高管理效率。目前,三亚湾已设置智能监控点位92个,制高点监控热成像云台点位4个。

天涯区形成了三亚湾的海湾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人民网 牛良玉摄

放眼未来,三亚市生态环境局天涯分局副局长张恒表示,全区将持续开展海湾污染源排查,加强入海污染物联防联控;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进海洋综合管理;落实海湾空间资源规划要求,坚持陆海统筹,联动落实多规合一;加强海湾资源配置,优化海洋产业布局,促进海湾永续利用和绿色发展。力争到2022年底,建立健全湾长制责任体系,完善湾长制工作体制机制,完善河海统筹监测系统,建立海湾海域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建立“海湾联合执法与监管”制度,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海湾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基本成熟定型,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并改善。

家园更干净: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据统计,截止至2021年11月,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以及垃圾分类的正确率均有明显提升,其中新建社区的参与率达到了94.93%,儋州村社区达到了93.85%,最好的和平社区则有100%。”天涯区环卫所所长廖树蕾介绍道。随着垃圾分类在自家所在社区的开展,儋州村社区居民吴女士,从垃圾分类的“小白”慢慢成长为垃圾分类“小能手”,“以前觉得垃圾分类特别繁琐,现在熟练了,分类也准了,听说积分能兑奖品,我也准备试试!”

每天早上7点开始工作的天涯区垃圾分类督导宣传员引导社区居民养成了“垃圾分类”好习惯。天涯区委宣传部供图

亮眼的成绩如何取得?回顾天涯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开展的历程可以得出答案: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案,多部门联合推进的工作手段,因地制宜、针对性强的分类机制和不间断的宣传,多要素的有机组合共同构建起天涯区垃圾分类的有效体系。

据悉,天涯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2020年9月起,金鸡岭社区、群众街社区、梅村、抱前村四个试点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始试运行。截至目前,天涯区已经在全区16个社区和6个美丽乡村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廖树蕾介绍,目前全区共有173个设备点位,配备了200多个垃圾分类督导宣传员,投入8300万余元用于垃圾分类工作。

天涯区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天涯区委宣传部供图

前期准备已到位,如何发动群众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则是下一步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如何引导更多居民自愿参与进来?除了让垃圾分类督导宣传员配合社区工作人员持续开展上门宣传提升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之外,天涯区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的“小手拉大手”活动以及党员“站桶督导”行动也收获了肉眼可见的成效。廖树蕾表示,持续的上门宣传以及丰富的宣传方式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接受度,进一步扩大了垃圾分类工作的辐射范围。“学生带家长,让垃圾分类更容易被接受;社区内党员带群众,表率性更强;许多小区还出现了居民志愿者,自愿参与到引导群众垃圾分类中来。”吴女士坦言,社区积极上门宣传,孩子从学校回来后也会和自己分享垃圾分类知识,“以前是怕分类,现在习惯了就越做越好了”。

2021年8月,天涯区提出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该方案要求一年补短板、两年抓提升、三年见成效,预计2023年全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均达到98%。

时间紧任务重,为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区有效落实,天涯区创新工作机制,丰富奖励手段,不断推动居民观念改变,形成良性循环。

创新的工作机制主要考虑“因地制宜”,在充足的调研基础上体现了对群众的关怀。天涯区垃圾分类点位投放充分考虑居民生活习惯选址,垃圾分类屋配有除臭设备,解决了发臭和蚊蝇滋生等问题;针对垃圾产生量的不同进行民商分流,对营业较晚、垃圾量较大的商户建立预约上门收集制度,让特许运输公司在凌晨上门统一收集;在厨余垃圾较少的农村区域开发全新的垃圾分类运营模式,对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进行预约收集,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定点投放。

积分兑换奖励则进一步打开局面,吸引更多人加入垃圾分类的队伍中来。“垃圾分类设置奖励机制,积分可以兑换物品,目前我们商城里已经上线上千种物品,很受居民的欢迎。”廖树蕾表示。

廖树蕾说,天涯区通过打好垃圾分类这套“组合拳”,使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接受度进一步提升,“大家从刚开始的嫌麻烦、不配合,到接受度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了。”接下来,天涯区还将在23个村社区,结合试点经验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在2021年底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

河湖更清澈:长效治理机制确保河畅水清

经过治理后的三亚河水清河畅。人民网 牛良玉摄

鸭仔塘山塘位于三亚火车站附近,池里生长着水草,偶尔还有小鱼游过,在阳光下呈现出一派静谧的景象。附近的住户陈女士每每经过,都忍不住感慨它的“大变样”:“水干净多了,出行再也不用捂着鼻子了。”得益于常态化治理的持续推进,定期有专业团队上门“问诊”的鸭仔塘山塘,水质一直稳定在良好水平。

“鸭仔塘山塘,以前有异味,旁边还有人养鸡养鸭,水质特别差!”提起过去的鸭仔塘山塘,天涯区河长制服务中心主任麦世科印象依旧深刻。在系统治理前,鸭仔塘山塘水体发黑发臭,水体表面漂浮大量垃圾,水体附近养猪、养鸡、宰羊、食品加工等散点无组织排放污染源众多。

为了改变鸭仔塘山塘糟糕的状况,近年来,天涯区下大力整治鸭仔塘山塘的水质,通过逐步取缔无组织排放的污染源,实现水体各项污染指标明显下降。经过6套IMA生物活化站的微生物修复系统、纳米曝气系统和气浮设备的治理,如今,鸭仔塘水体已达到合同要求地表V类水质指标。

实施河湖长制之后,天涯区辖区内的河流治理有了抓手。通过创新河湖管理方式,利用网格化管理系统,建立智慧河道平台,发动社区网格员和河湖专管员巡查河道发现问题,及时通过网格化系统报送问题工单,天涯区建立起河湖治理长效机制,对全区127个水体(其中江河类80条、水库类26宗、山塘湖泊类13座、渠道类8条)实现管理全覆盖,确保每条河湖都有人管护。河湖长制推动各部门齐抓共管,水质维护持续进行,鸭仔塘山塘——这条曾经居民绕道而行的“臭水沟”,也焕发出了新生机。

和鸭仔塘山塘一样,整治前后“华丽变身”的还有马岭沟。地处天涯区时下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点”马岭社区,马岭沟的“健康状态”平稳,迎来送往着一批批游客。如今,干净整洁的周边环境,让游客来到这里的出行体验更舒心,没人能想到,这曾是条令周边居民直摇头的“臭水沟”。

麦世科介绍,马岭沟原先作为排洪沟,用于解决马岭社区和黑土村的内涝排放,由于辖区内一直没有排污管道,导致居民的生活污水无法进行处理,形成了生活污水与雨水经马岭沟混排入海的情况,严重污染海洋生态环境。

过去,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臭味刺鼻,不仅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也“劝退”了部分游客,“马岭沟原来特别臭,不仅居民反映过,游客也反映过,我们巡查也发现问题很大。”

为了改善马岭沟的水质情况,提升周边居民生活幸福感,近年来,天涯区农业农村局开展马岭沟污水截流工程,建设污水提升泵站,收集马岭片区的污水,提升至文博园市政污水管网,再输送至新城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经过不懈努力,整治后,污水入海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如今,经过大力整治加常态化维护“双管齐下”,马岭沟不再成为居民和游客的“心头病”。

天涯区实施河湖长制,常态化管控整治河湖问题。人民网 牛良玉摄

通过实施河湖长制,天涯区离“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目标的实现更近一步。目前,天涯区通过全面建立河湖长制,创新河湖管理模式,加大力度整治河湖问题,城市建成区已基本消除黑臭水体,雨污合流问题也已实现逐步改善。“接下来,天涯区还将落实河湖常态化管理、加大雨污水管网建设、开展联合执法巡查重点河段、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出实效”,麦世科说。

居民获得感不断提高 打造好生态永远在路上

正在建设宜居宜业绿色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天涯区描绘新“绿意”。人民网 牛良玉摄

垃圾分类和河湖长制在全区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可喜的变化?张恒说,“目前,垃圾分类已逐步融入辖区内市民的生活理念,分类的习惯已渐渐养成,已养成在家中分类,站内统一投放的好习惯,随意丢弃的陋习已逐步改变。”

另一方面,河湖长制的实施切实改善了人居环境,黑臭水体治理有成效,乱搭乱建、违规放养等破坏水质的行为得到有效管控。张恒表示,“通过河湖长组织开展河湖巡查活动,及时发现辖区内河湖存在的环境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并跟进整治,使辖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过治理后,三亚河、冲会河、大兵河、桃源河水质均达到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四条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得到了提高。”

除了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以及实施河湖长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上,天涯区还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城乡扬尘综合整治及裸露地块整治;组织开展土壤地块调查和危废日常监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等,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红利不断释放。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赋予天涯区新内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天涯区扬帆起航,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这徐徐展开的生态画卷上,天涯人将凝聚合力,为其绘上新的“绿意”。

(责编:潘惠文、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