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全国爱耳日”:保养耳朵应从这六方面下手

2022年03月03日10:22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海口3月3日电 (孟凡盛)3月3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十个“世界听力日”。今年全国爱耳日活动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世界听力日的主题:谨慎用耳,耳聪一生。记者采访到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简称:海医二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吴湘明,请他为广大市民带来关于保护耳朵的健康科普。

吴湘明介绍,正常听力者双耳听阈为20分贝及以下,听力没有这么好的人就是有听力丧失。听力测试时,大于20dB的听力阈值表示临床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如果得不到解决,会对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沟通、儿童语言和言语的发展、认知、教育、就业、心理健康以及人际关系等。

听力损失的影响不仅仅是由严重程度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取的临床或康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环境对听力受损者的需求的反应程度。

吴湘明说,造成突发性耳聋主要原因有三点:

1.不良生活方式是致聋主因之一。年轻人因为学习紧张、考试压力大,或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煲电话粥、K歌、通宵打麻将、熬夜加班,这是时下一些中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觉中,不少人的听力严重受损,容易发生突发性耳聋。

嘈杂的噪音也是造成突发性耳聋的大元凶。噪音易夺走听力,长时间置身噪音工作环境中,如果不注意调节和休息,很容易引发突发性耳聋。

2.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病毒感染,较多患者在发病前有感冒病史。

3.肿瘤因素,尤其是听神经瘤或面神经瘤引起患者听神经受压,也会导致听力突然下降。

还有部分发病人群的病因是内耳血运异常。供应内耳的是迷路动脉,比较小,容易造成痉挛或者血管栓塞,引起供血不足,造成听力下降。

如何保养耳朵?吴湘明表示要从六个方面入手:

1.避免噪声刺激

虽然耳朵有一定的保护机制,但是当声音特别大或者长时间的噪声刺激后保护机制会失效,从而对内耳造成损伤,进而就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所以应该改掉长时间戴耳机的习惯,更要改掉在嘈杂环境中戴耳机听音乐遮挡噪声的习惯。如果必须暴露在噪声中应积极使用耳塞。

2.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最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就是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使用时应注意听力或者耳鸣的变化,如果近亲属中有耳聋患者的更要注意,因为如果有遗传性线粒体异常的话可以出现“一针致聋”,敏感者甚至使用相关药物滴眼后就会出现耳聋。

3.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着急、生气、疲劳、熬夜都是诱发因素。

4.孕期应积极避免病毒性感冒

特别是孕早期,正好是耳部结构发育的时期,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耳部结构发育的异常,从而出现耳部畸形或者听力异常。

5.中耳有炎症时应积极治疗

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形成慢性中耳炎,炎性刺激会对我们的听小骨造成破坏从而影响声音的传导;鼓膜表面的上皮可以通过穿孔进入我们的中耳形成胆脂瘤,而胆脂瘤会对中耳甚至内耳造成破坏,从而可能出现包括面瘫、脑脓肿等一系列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

6.一旦有问题应该积极就诊

医生根据耳聋的情况及性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因为研究表明“听力下降越早治疗,可能的效果越好”。

吴湘明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有部分人感觉掏耳朵非常爽。其实,掏耳朵操作不当有很多危害,可能会造成耳道发炎,耳屎出不来反而越掏越深造成耳道堵塞而影响听力,严重的情况还会造成鼓膜穿孔,甚至颅内感染。另外,耳道的皮肤很薄,比较娇嫩,频繁掏耳朵会接触摩擦损伤耳道的皮肤,造成炎症;此外,用手或者不干净的工具掏耳朵可能会把微生物带到耳道内,造成耳道感染,形成湿疹。

(责编:潘惠文、蒋成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