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一方“管”变多方“治”探索基层治理“天涯模式”
郡县治,天下安。国家治理,首重落实,重点在基层。
近年来,三亚市天涯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自治为主线、共治为关键、智治为支撑,将原来的一方“管”转变为多方“治”,推动基层治理从“反应式管理”走向“参与式治理”,不断夯实治理基础,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天涯模式”,书写多元共治的“新答卷”。
从“脏乱差”到“全国先进典型”
“最近来我们这里‘取经’的单位还挺多的。”听说记者要来采访,三亚市天涯区儋州村社区党委书记薛炳忠笑着说。
近日,中组部评选出全国“先进典型社区案例”,其中三亚儋州村社区因“数字赋能,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新时代社区”入选其中。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这个“全国先进典型”还是让人头痛的“脏乱差”城中村。
薛炳忠告诉记者,“蝶变”的秘诀其实就四个字:科技赋能。科技如何赋能社区治理?面对记者的提问,薛炳忠拿起了一个灭火器。
“我们社区网格员有一项职能,就是定期检查辖区的灭火器是否合格。”薛炳忠指着灭火器上的一张小卡片说,以往都是由网格员上门检查填写,既耗时又费力,还容易有疏漏。
如今,社区内的所有灭火器身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检查形式也从网格员“上门查”变为业主“自主报”。
“你看,一扫二维码,他们就可以自己填写所有的信息,这些信息汇总到后台,我们对于整个社区灭火器的情况一目了然。”薛炳忠说。
“灭火器的故事”只是儋州村社区科技赋能的一个缩影。为了更好地展示科技赋能的成果,薛炳忠带着记者来到了社区的治理核心——监控室。
“我们社区现有居民6692户,15747人,虽然配备了12名‘网格员’,但是,我们还有35个‘编外网格员’。”薛炳忠口中的“编外网格员”,其实就是分布在社区重点部位的35个网格巡查摄像头。
可别小瞧这些“电子眼”,他们不仅能“看”,还能“管”。
“我们这些摄像头具有部分AI功能,比如这里我们就设置了乱停乱放自动报警功能,图书馆这里设置了吸烟自动报警功能。”社区工作人员说,这些摄像头还可以实现“远程喊话”,可以让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处理各类突发情况。
在儋州村社区,科技赋能还体现在打通“大网格-小网格-微网格”联动机制上。网格员名片上不仅有常用的电话,还有一个二维码,居民只需要轻轻一扫,即可“点对点”反映问题。儋州村社区也借此实现网格向小延伸、工作向细落实的目的,有效提高网格管理精细化水平。
“想要实现科技赋能,首先要解决硬件问题。”薛炳忠告诉记者,儋州村社区作为城中村,长期受到“三线”(即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乱搭乱拉问题的困扰,辖区内也曾“蜘蛛网”密布。去年以来,儋州村社区采用“共同规划、企业建设、政府监督、遏制增量”模式,遵循“谁受益谁治理”原则,把“三线整治”作为美化居住环境,助力全市创文工作的“一号工程”,在全市首创切实可行的整治模式,合力破解这一难题,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共享基础数据,让光纤入户的资源更加科学合理,有效解决光纤接入管理盲区问题;启用电动车智能管控系统,利用RFID技术对电动车进行登记管控,极大缓解社区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
在儋州村社区,“科技”正帮助基层治理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
“外卖小哥”上岗基层治理“合伙人”
三亚市天涯区金鸡岭路社区,面积大、人口多、商业设施密集,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平日,总是一派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
“你看,沿街都是商铺。”伴随着金鸡岭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吴胜忠的介绍走在社区街头,不时有外卖骑手从记者身边“掠过”。“这里商业活动密集,自然也就有很多外卖小哥在这里活动。不过现在,他们在社区里也有自己的‘办公室’了。”吴胜忠说。
吴胜忠说的“办公室”,其实是金鸡岭路社区建立的外卖驿站。据他介绍,原先没有外卖驿站时,外卖小哥接单取货时会将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阻碍城市交通;同时,由于该群体工作地点不固定,社区管理起来也存在一定难度。
外卖驿站的建立,则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为加快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破题破局,鼓励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金鸡岭路社区发挥居民聚集和背靠商圈的区位优势,打造社区“外卖驿站”,有效地缓解停车秩序混乱、道路拥堵等情况,加强统筹管理,规范外卖送餐车辆停放。
如今,配备长椅、电动车停车位和充电设备的外卖驿站,已成了骑手们休息、放松的新去处。
在金鸡岭路东一巷延伸段的外卖驿站里,记者注意到,四、五名外卖骑手趁着接单空隙,坐在长椅上聊天或是闭目养神。“(驿站里)可以让外卖骑手们遮风挡雨,车子没电了也可以及时充电。往前走还有一个街心公园党群服务站,那里的设施更全,饮水机、电冰箱、微波炉他们都可以随意使用。”吴胜忠说。
值得一提的是,外卖驿站经过更名,现在叫暖‘新’驿站。金鸡岭路社区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吴莹介绍,此举是希望除外卖骑手外的其他新就业群体(如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群体)也可以享受到驿站带来的服务。“通过使用暖‘新’驿站,在金鸡岭路社区工作、生活的新就业群体能够加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能方便社区对该群体的集中管理。”吴莹表示。
除了担任“休息区”这一功能之外,暖“新”驿站这一平台还是“宣传角”。通过暖“新”驿站,社区工作人员和更多新就业群体成员缩短了沟通的距离,帮助社区聚集起更多有志于为基层治理出力的“新”力量。
“以前,人跟着订单走,没有固定地方可以休息。现在有了驿站可供休息,我心里暖暖的。”家住金鸡岭路社区的外卖骑手谢世孟坦言,暖“新”驿站的出现给他带来极大方便,这份感动也让他萌生出一份为社区出力的责任感。
7月1日,天涯区委组织部联合区总工会开展集中入会暨向党报到活动。谢世孟没有丝毫犹豫,就此成为了加入区总工会的新就业群体的1/156。
“加入了工会,我既能享受工会发放的礼品,权益又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谢世孟说,在享受到便利和权益的同时,自己也不忘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目前,我已经参加过两次社区组织的大扫除活动。如果社区有需要,有时间的情况下我都会尽力参与。”
除了谢世孟之外,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成员参与到社区大扫除、火灾安全隐患检查等活动中来。“新就业群体的活动范围大,足迹遍布大街小巷。他们随手一拍,总会发现一些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看不到的问题。”吴莹表示,吸纳新就业群体作为基层治理“合伙人”,能有效提升该群体作为社区“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推动治理服务触手延伸到各个角落。
吴莹介绍,接下来,金鸡岭路社区将在暖“新”驿站原有基础上提升功能,并向新就业群体扩大宣传,让更多人可以享受到暖心服务;同时,充分挖掘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工作的潜力,动员他们作为基层治理“合伙人”利用空闲时间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中来,以实际行动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基层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如果要总结三亚市天涯区基层治理的特点,“党建引领”一定是其中的关键词。
近年来,天涯区出台《关于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措施》,建立天涯区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机制,高位统筹、研究基层治理重大任务,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45个村(社区)下设116个党支部共294个党小组均建在网格上,通过抓基层强基础,实现基层党建管理服务全覆盖。
同时,以“两委”干部换届为契机,将致富带富能力强、敢闯敢拼、能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优秀人才纳入村“两委”队伍,采取“一村一策”抓好村级班子选配。全面推进村(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建设专业化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建强基层治理骨干力量。
天涯区织密基层治理网,全区精细划分为389个基础网格,扩编专职网格员至345人,网格划分不留空白区域,不交叉重叠,实现全面覆盖,通过联合指挥中心平台整合基层管理职能,打造具有天涯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金字”招牌。
而在基层治理过程中,鲜艳的党旗也随处可见。全区9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1033名党员完成了“双报到”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领“微心愿”及志愿服务岗位,实现农村基层治理与志愿服务全覆盖。
天涯区还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揭牌5个“公交驿站”和挂牌57个暖“新”驿站,为公交车驾驶员、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免费开放饮水、休息、如厕等服务,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动力。
改革,永远在路上。基层治理的“天涯模式”,仍在不断完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