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天,再入地!“太空种子”在三亚迎来收获期
2025年03月25日11:34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人民网三亚3月25日电 (刘瀚涛、符小叶)近日,由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太空种子”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迎来收获季。这次收种的是水稻品种,还需要在地面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和检测,进行多轮的筛选和鉴定。
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水稻品种。 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3月21日,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收种。 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据了解,这些“太空种子”是经过精选的作物种子,通过卫星搭载进入太空,在太空特殊环境中发生诱变,返回地面后进行育种和优选。海南独特的光热条件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据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庆君介绍,去年4月,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面向全省广泛征集搭载种子项目。农乐南繁经过层层筛选,报送的500余克南繁水稻种子成功入选,搭载实践十九号卫星奔赴太空。经过14天太空旅行,实践十九号卫星顺利返回地球,圆满完成了种质资源空间育种试验。去年11月起,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专家开始陆续播种“太空水稻种子”,进行新种质、新材料选育。
3月21日,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收种。 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3月21日,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分装种子。 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据悉,航天育种又称为太空育种,是指将植物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或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发射至太空,利用其特殊环境,如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等特性使种质资源产生独特的生物效应,诱发产生新的变异,经过科学家的多代筛选后,最终再培育成稳定的新品种的育种方式。
(责编:蒋成柳、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