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2025年海南黎族苗族文化论坛圆满落幕

2025年04月01日21:21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2025年海南黎族苗族文化论坛现场。 人民网记者 孟凡盛摄

人民网五指山4月1日电 (记者孟凡盛、李学山)4月1日上午,2025年海南黎族苗族文化论坛在海南省五指山市召开。此次论坛是2025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以“海南民族非遗保护与创新”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海南黎族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省委党校、省社科联等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青年创业者齐聚一堂,围绕民族文化基因解码、国际传播路径等内容展开对话,为新时代民族文化发展擘画新蓝图。

论坛在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符策龙的致辞中拉开序幕。他指出,海南作为多元文化交融的沃土,黎锦、苗绣承载着民族智慧与精神追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五指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有强强调,依托“三月三”活动,五指山市将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紧密结合,加强黎族苗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为五指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文化驱动力。

论坛主旨发言环节聚焦民族文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张继焦教授从“国家-民族”理论出发,带领大家一探中华文化基因密码。海南省文化馆馆长陈虹霓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挑战,以黎锦、苗绣为例,呼吁在知识产权框架下探索非遗高质量发展路径。海南师范大学教授王献军基于中国黎锦与老挝织锦的比较研究,讲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东方智慧。

科技与文化的交融成为本次论坛的焦点。海南大学教授张睿对AI助力非遗赋能地方发展路径提出个人独特见解。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生钟步凡通过“元宇宙羌绣展馆”案例,演示虚拟空间中非遗的沉浸式传播,实现“织锦密码”的跨时空对话。

本次论坛在“五指山参天榕树”的意象中落下帷幕——传统是深扎大地的根,创新是向阳生长的叶。论坛成果将为海南民族文化融合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责编:刘瀚涛、王庆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