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崖州区全流程信用监管赋能 护航“崖州味道”区域公用品牌

人民网三亚4月3日电 (熊淑婷)近日,三亚崖州区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领域频出创新举措,聚焦“崖州味道”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将信用监管深度融入品牌管理全流程。“崖州味道”覆盖崖州区辖区内生产的种植、畜禽、水产、林产品及传统小吃等多个品类,是崖州区农业的特色招牌。
在“崖州味道”的管理体系中,信用监管贯穿始终。依据《“崖州味道”区域公用品牌暂行管理办法》,申请使用该品牌的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个体工商户以及传统小吃加工和经营主体,都面临严格的信用审查。信用状况是重要考量因素,要求主体必须依法登记,注册地在崖州区辖区内,且生产经营或加工经营满三年,近三年内无产品质量问题、商标侵权、失信等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及投诉责任等其他严重负面信息。这一举措从源头上确保了品牌使用者的信用基础,保证了“崖州味道”的品牌信誉。
信用约束并行,规范品牌使用行为。获得授权的经营主体享有一系列权利,如在产品及包装、宣传中使用“崖州味道”标识,优先参与相关活动等。但同时也肩负诸多责任,在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主动维护品牌声誉,配合监管部门抽检,规范使用品牌标识,不得擅自扩大使用范围等。对于积极配合监管、产品质量稳定、维护品牌声誉的主体,优先获得品牌协会提供的市场信息、设计咨询和品牌经营管理等服务。一旦出现违规行为,将面临警告、限期整改,甚至被撤销品牌使用资格的处罚。
崖州区还建立了完善的品牌监督管理和退出机制。对未授权或违规使用“崖州味道”的行为,品牌协会将依法提请行政管理部门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于出现以次充好、假冒伪劣、食品安全问题等严重违规行为的主体,不仅会被责令退出,还可能面临一定期限内不得重新申请的处罚。
下一步,崖州区将以信用数据深度应用为抓手,推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信用体系建设双向赋能。探索建立品牌信用修复机制,对主动整改、消除不良影响的主体,经评估后允许其通过参与公益助农、质量提升培训等方式修复信用,形成"失信惩戒-整改修复-信用重建"的良性循环,为"崖州味道"品牌注入持续发展的信用动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