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优秀帮扶联系人系列
陈玉梅:精准帮扶见真情 两户家庭焕新蝶变

人民网三亚7月10日电 清晨7点,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陈玉梅已骑着电动车行驶在通往三亚市吉阳区罗蓬村的乡间小路上。这位来自吉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帮扶联系人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和累计超过2万公里的行程,为苏儒明和吕权文两户家庭点亮了希望之灯。
精准摸底调研,田间地头察实情
2018年6月,《海南省贫困户帮扶责任人选派管理办法》实施后,陈玉梅主动请缨担任罗蓬村帮扶责任人。精准帮扶需先精准摸底。陈玉梅迅速建立起详细的帮扶档案,涵盖人口结构、健康状况、收入来源等32项关键信息,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忙时节,陈玉梅清晨7点就赶到田间,与帮扶对象一起割稻谷、种豆角,直到夕阳西下。这种“同劳动”的方式,不仅摸清了真实情况,更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定制暖心救助,“组合拳”破增收难题
苏儒明一家共有7口人。60岁的苏儒明瘫痪在床,还患有高血压慢性病,家庭生活举步维艰。“每次去苏大哥家,看到他们艰难的生活状况,我心里就特别着急,就想着多为他们做点实事。”陈玉梅说。
陈玉梅为苏儒明申请补贴。受访者供图
陈玉梅打出了帮扶“组合拳”。为了缓解苏家的经济压力,陈玉梅四处奔走,成功为苏儒明申请到残疾补贴和居家托养补贴,还时刻提醒苏儒明家人注意残疾证是否到期,及时到医院做鉴定并办理申请;连续5年申领鸡苗发展养殖,促成6亩土地流转年增收1.8万元,为苏儒明家庭成员争取4次公益岗。2024年,苏儒明家庭人均收入达22660.09元。
产业赋能发展,撂荒坡地变致富园
吕权文一家同样面临着诸多难题:哥哥吕权荣因肝硬化卧病在床;家中坡地因缺乏技术几乎撂荒;两个孩子曾面临辍学风险。陈玉梅的帮扶日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1月5日,帮吕权文种辣椒;3月22日,指导苏家种植;4月3日,帮吕家推销50只小脚鸡……
陈玉梅支持吕权文在4.07亩坡地上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引入“槟榔+瓜菜”套种模式,积极为他争取到4000元生产奖补,200只散养土鸡也供不应求。“只要这些产业发展起来,家里的收入就有希望增加。”在她的帮助下,2024年,吕权文家家庭纯收入为10万元,人均收入25555.96元。
陈玉梅还格外关注吕权文家孩子的成长。“每个月我都会和他女儿联系,问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能帮上忙的我一定帮。”吕权文的儿子初中毕业后,陈玉梅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最终帮孩子找到了工作。
陈玉梅询问吕权文家生活情况。受访者供图
升级帮扶规划,续写振兴新篇章
站在新起点,陈玉梅的“升级版”帮扶正在实施。
对于苏儒明家,她有着长远规划:“我想帮他们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引进一些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新品种,让他们的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她还打算加强对苏家家庭成员的思想引导,提升他们的内生动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针对吕权文家,陈玉梅计划开展种养殖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养殖水平,继续为吕权文争取公益性岗位,落实医疗帮扶政策,强化思想引导,让吕权文家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迈进。
陈玉梅用电动车轮丈量出帮扶的温度,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托起两个家庭的希望。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陈玉梅的故事正激励着更多帮扶联系人在琼州大地上书写新的暖心篇章。(熊淑婷、王身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