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海南出台全国首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2025年08月13日12:18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海口8月13日电 (记者李学山)8月13日上午,海南省新闻办举行“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十六场)——《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专场,邀请海南省发改委、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就《若干规定》的出台背景及创新亮点进行解读。

据悉,《若干规定》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公布以来出台的全国首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海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善华介绍,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同样离不开民营经济组织的积极参与。如何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民营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与自贸港核心制度创新深度结合,推动民营经济在更高水平开放中实现转型升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课题。《若干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的立法实践。它既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精神在自由贸易港建设场景下的创造性转化,确保国家法律在海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又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前的关键制度准备,为民营企业抢抓封关机遇、应对开放挑战提供了精准法治护航。

《若干规定》定位突出三个方面的“强调”:一是强调“促进”。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促进措施多以政策文件为主。《若干规定》是对党和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政策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相关要求的适法性表达,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政策性表述,而是具体落实与转化。通过把政策文件中适合法治化的内容上升为法规,对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有益举措和实践经验进行吸收,《若干规定》以“法”的形式避免了传统以政策文件的形式进行规范的不足,能够切实帮助民营经济组织获得稳定的行为预期。此外,区别于传统的“促进型立法”只提供原则性、抽象化的行为框架,《若干规定》在上位法规定和立法技术允许的范围内,强调法规条款的具体化和实施效果,通过明确权责主体、细化操作路径和配套保障机制,将宏观法治目标转化为可执行、可监督的法律规范。

二是强调“专门”。《若干规定》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项法规,在承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制度安排的基础上,设置了多项保障类机制。一方面,这些机制在市场准入、资源获取、公共服务保障等多个领域明确了有关部门负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定义务,并通过立法赋权要求有关部门具体落实上述机制建设,有效弥合了政策灵活性与法律规范性之间的张力。另一方面,《若干规定》赋予民营经济组织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权利。在《若干规定》生效以后,要及时清理不符合民营经济发展促进要求的政策措施,并及时调整、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了避免制度落空,《若干规定》还构建了“企业投诉—部门响应—整改反馈”的民营经济组织诉求处理机制,打通了《若干规定》从“纸面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强调“创新”。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自宣布建设以来吸引了大量的民营经济组织前来投资。应当认识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政策优势和经济增长点,实现民营经济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齐头并进的发展图景,既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使命所在,也是激发制度型开放核心动能的必然要求。《若干规定》针对经济高速发展与民营经济组织获得感不足的长期痛点,通过构建系统化的民营经济发展制度供给体系,将自贸港独特的政策红利(如零关税、低税率、跨境资金自由流动等)转化为法治化保障,交出了一份以法治集成创新驱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球一流营商环境的海南答卷。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崇高表示,《若干规定》采取“小切口”立法形式,聚焦海南自贸港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细化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有关规定,突出制度集成创新,为更好发挥民营经济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提供了坚实法治支撑。

海南省工商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林峰说,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法治宣传,在推动涉企惠企政策落实落细、助力民营企业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深化推进所属商会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深刻领会立法宗旨,更加主动融入自贸港建设大局。

(责编:蒋成柳、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