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亚市第二届鹿城新锋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丨最美外卖骑士选树候选人系列报道
林武:4年骑行30万公里零投诉 98%准时率成“流动坐标”

烈日下苦候失主四十分钟,恶语中辗转送达救命药,绿化带里俯身拾捡烟头……三亚京东秒送骑手林武4年骑行近30万公里,以98%配送准时率、零投诉的服务纪录成为“流动坐标”。
四十分钟的等待:烈日下的“拾金不昧”
商品街广场旁的树荫下,林武配送电动车停放,车筐里整齐码放着待送的餐食与包裹,他手中托着一部智能手机——这是他十分钟前在配送途中捡到的。
“叮铃铃……”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林武立刻按下接听键:“您好,您的手机我捡到了,现在在商品街广场等您,您别着急,路上注意安全。”挂断电话,他的配送APP不断弹出新订单提醒,屏幕上“即将超时”的提示闪烁不停,但林武没有丝毫犹豫,重新戴上安全帽站在原地等候。
四十分钟后,失主匆匆赶来,看到手机完好无损,当即从钱包里抽出两百元现金递向林武,却被他笑着摆手拒绝。“这是我应该做的,您快看看手机里的东西少没少。”林武一边说着,一边跨上电动车,“我还有好几单餐要送,得赶紧走,别让客人等急了。”话音未落,电动车已汇入车流。
这样的场景,在林武4年骑手生涯中并非个例。从帮独居老人代买生活用品,到冒雨将高考准考证送到考生手中,他总说:“配送的是订单,承载的是信任,不能辜负这份托付。”
自2021年加入京东秒送以来,林武驶过三亚的迎宾路、商品街、河东河西等繁华区域,累计行程近30万公里,每天200公里的飞驰,让他成为这座旅游城市里一道坚韧的“流动风景线”。
急药与恶语中的坚守:一单背后的“将心比心”
“看到路线堵、订单多,我就不敢多接单,宁愿少赚点,也不能耽误客人的事。”在林武的配送准则里,“准时”不仅是平台要求,更是刻在骨子里的信条。在他负责的配送区域,日均40单的工作量下,98%的准时率始终保持,这背后藏着一段让他难忘的经历。
去年,林武接到一单送往小区的药品订单。抵达小区门口时,他才得知外来人员严禁入内,只能联系客户到门口取药。电话那头,客户因病情反复情绪格外焦躁,语气中满是不耐烦。
尽管无端承受着恶语相向,林武却没有丝毫抱怨。他一边耐心安抚客户情绪,一边在保安岗亭反复沟通,说明药品对客户的重要性。近二十分钟的周旋后,保安终于同意让他将药品放在客户家门口的指定区域。林武仔细核对药品名称、剂量,确认无误后放在门口,才放心离开。
“那天订单没超时,但我更怕耽误人家用药。”林武回忆道,也是从那时起,他更加明白“准时”背后的意义——有时是病人的希望,有时是家人的期待。此后,遇到有送药、送母婴用品等紧急需求的订单,他总会提前规划路线,必要时绕路优先送达;面对催单的客户,他也会逐一向对方解释配送顺序,用真诚化解误会。4年来,凭借这份“将心比心”,林武创下了“零投诉”的纪录。
从送餐到扫街:把街道当成“第二个家”
脱下红色工装,林武依然在传递温暖。今年以来,他已两次主动报名参加外卖骑手协会组织的社区公益活动,从清扫街道到搬运物资,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天天在路上跑,看着街道干净、大家方便,我也开心。”林武的话简单却真诚。如今,三亚旅游旺季来临,京东秒送订单量持续增长,他仍在完成配送工作之余,持续以公益行动守护着“第二个家”,让温暖在街巷间不断传递。(熊淑婷/文 实习生王忠华 杨莹/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