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海南省南部各市县各行各业争分夺秒加压奋进,全力推进灾后复工复产

勠力同心,按下恢复美好家园“快进键”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操
2025年08月29日08:09 | 来源:海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勠力同心,按下恢复美好家园“快进键”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夺回来!

  8月24日,台风“剑鱼”携着狂风暴雨擦过海南岛南部,我省多个市县受灾,树木倒伏、道路中断、大量用户停水停电,交通、农业等基础设施遭受破坏。

  大灾面前,我省南部受灾各市县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全员发动、克服万难,打赢了一个个抢险救灾的硬仗。台风过境后,又进入“抢时间”的节奏,争分夺秒投入灾后恢复工作中。

  重点项目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再现;受创的瓜菜基地里,农业科研人员进驻开展救灾服务;酒店景区焕新重开,诚迎八方客来……“剑鱼”过境后的南部各市县,正以每天一个样的速度恢复往日的活力。

  加快恢复基础设施

  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8月25日凌晨,台风风力稍弱,南方电网三亚供电局的应急抢险队就已出动,队员们穿行在漆黑的断木丛中,仔细巡查线路杆塔,勘察故障点,定位受损设备。

  连日来,三亚供电局派出的多支电力应急抢险队闻令而动,迅速投入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修复电战。截至8月28日上午10时,三亚市已恢复供电线路139条次,恢复全部停电小区241个,全市已基本恢复供电。

  面对来势汹汹的“剑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学部署。8月24日“剑鱼”来袭当天,我省分别于10时和19时召开两场视频调度会议,对防御台风工作进行再调度再部署,并要求迅速组织各方力量开展灾后恢复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六通一排”(通路、通电、通水、通信、通气、通油和城乡排涝)被“置顶”。作为灾后恢复阶段的优先事项,“六通一排”不仅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的最基本需求,也是各行各业迅速复工复产的“首要条件”。

  迅速行动起来。在各市县各部门同心协力保障“六通一排”的同时,我省调配海口、文昌、琼海、儋州、万宁等市县1000多名园林环卫工人,调拨77万多件应急物资,增援三亚、陵水、乐东等市县的防汛抢险救灾和道路清障工作。

  台风中,三亚西岛过海供水管道受到重创,出现断裂,西岛社区1250户4000多名居民以及200多名游客无法正常用水。三亚环投供水有限公司紧急安排7名工作人员携维修设备及物料直航前往,经过近4个小时争分夺秒地抢修,将断开的管道成功修复。“太好了!一上午就修好了供水管道。”西岛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黎庆学赞不绝口。

  台风离去后,乐东黎族自治县境内树叶树枝、淤泥和生活垃圾等不断增多,对居民的出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该县园林中心第一时间组织环卫工人、清运车辆和机械工具进行清理,疏通道路环境,及时恢复干净整洁的辖区环境。

  灾情就是命令。陵水疍家渔排党支部迅速组建“海上先锋队”,冲向救灾前线。“台风把网箱打到渔排上,锚绳断裂,木板也损坏了,我们争取一两天内抢修好。”8月25日起,疍家渔排党支部书记郭玉光发动党员、志愿者和渔排协会会员,将渔排拖至临时停泊点,为后续修复扫清障碍。

  闻风而动,与台风抢时间。据统计,截至28日上午10时,受此次台风影响严重的三亚市,已累计清理堆存园林垃圾22024吨;恢复通信基站3105个,恢复率91.54%;全市已全面恢复正常供水,已全部修复燃气管道设施。

  在抗击台风中,我省不仅充分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为灾后各行各业迅速“重回正轨”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理念。

  强力推进复工复产

  把失去的时间和损失补回来

  作为海南自贸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各大重点园区陆续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全力以赴将工期抢回来。

  8月28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南海海岛空间开发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项目现场,焊花飞溅,机械轰鸣,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各司其职。台风过境后8小时,该项目即复工。“一手抓园区功能恢复,一手抓项目复工复产。”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安全质量部负责人张宇介绍,截至8月28日,公司超100个在管项目全部复工。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党委第一时间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开展“拉网式”灾情排查,全面掌握基础设施损毁、设备受损等情况,建立问题台账。同步启动“一对一”服务机制,通过电话回访、上门走访等方式,与相关园区企业开展“点对点”沟通,协调解决企业困难。截至目前,三亚中央商务区25个在建项目全面排查清理现场、维修设施设备、消除安全隐患等,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也迅速行动,全力保障新学期顺利开学。试验区管理局党委、科教发展集团党委相继发起志愿服务倡议,成立由党委班子领导带队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广大党员志愿者闻令而动、下沉一线,分组开展清障排险、设施修复、环境整治、安全排查,重点清理倒伏树木、疏通积水、排查建筑与边坡隐患,全力恢复园区整洁安全的育人环境。

  风歇雨停阳光普照,项目建设热潮涌动。“为高效推动项目复工,三亚第一时间建立了投资项目受灾信息共享联动机制,全面梳理项目受灾情况及要素需求,通过市区两级联动调配人力、物力等资源,加快施工面清障处理,抢修电力,做好安全评估,全力保障项目复工。”三亚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季端荣说,截至28日,三亚在建工地已经完成全面排查,已有347个项目全面复工。

  这次台风的侵袭中,南部市县农业领域遭受损失。台风过后,我省各级各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特别是深入农村地区查看灾情,指导当地农业农村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台风过后,省农业农村厅迅速响应,充分发挥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队伍的科技支撑作用,累计派出38名体系专家赶赴受灾一线,开展灾后复产技术服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组成乡村振兴科技服务队,第一时间奔赴乐东,聚焦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受灾难题,开展“靶向式”科技救灾服务。

  来自各界的帮助,也坚定了企业和农户早日恢复生产的信心。三亚深海养殖企业积极恢复生产,海南蓝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有铭介绍,台风过去仅三天,企业就开始对外销售优质珍珠斑卵、金虎斑卵,市场供不应求。

  陵水新村镇深海网箱养殖业损失严重,在农险专员的协助下,养殖户姚官迎第一时间收到了18万元“水产品养殖台风指数保险”赔款。

  蜜瓜是乐东佛罗镇重要的经济作物,此次共有240余亩蜜瓜受灾。“我们第一时间协调保险公司将赔偿款发放给农户,我们还邀请专家到现场根据实际情况指导种植生产。”佛罗镇副镇长杜武介绍。

  当前,受灾市县农村地区正按下重建“加速键”,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群众团结一心,全面消杀、抢通水电、复耕补种,积极开展灾后恢复工作。

  同心共“复”美好家园

  城市烟火气正加速回归

  椰风海韵再迎客。8月28日,在三亚亚特兰蒂斯度假区酒店大堂,不少游客正在前台办理入住,度假区的水族馆和水世界里,游客们正享受着清凉的水花与斑斓的海底奇景。

  “三亚恢复的速度很快,目前道路状况良好,景区也都开放了,我计划带着家人前往蜈支洲岛、西岛等景点游览。”来自四川的游客王芳说。

  在刚遭遇台风重创的三亚,这样的场景无疑让人振奋,也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加快恢复的城市,依然活力满满,备受青睐。

  截至目前,三亚南山、大小洞天等14家旅游景区已恢复运营。为进一步保障游客权益、优化服务体验、加速恢复生产,三亚旅文部门还联合全市各区及相关部门做好涉旅行业经营行为的监管,通过督促旅文企业严格落实服务标准、妥善安排住店游客生活,确保旅游市场秩序稳定。

  对于普通群众来说,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经历了暴风雨“洗礼”的各市县,“烟火气”正在回归。目前,我省南部各市县交通运输已陆续恢复,商超、农贸市场、出租车、网约车、客运公交等逐步恢复正常营业。

  新学期将至,各受灾市县教育系统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投入灾后清障与恢复工作,确保生产生活尽快重回正轨。8月26日,在三亚市第九小学友谊校区,校长陈人珊和学校教职工一起,抓紧时间清理校园内倒伏的树木,疏通排水沟渠,清扫积水淤泥。大家齐心协力,忙碌的身影遍布校园各处。截至目前,三亚121所受影响的中小学、幼儿园均完成排查检测和消杀工作,确保秋季学期平稳如期开学。

  面对台风影响,一场场爱心接力在我省南部受灾各市县持续进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群众积极自救,社会各界力量踊跃参与,共同开展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力争用最快速度恢复往日美好的家园。

  “我们要按下恢复美好家园‘快进键’,迅速进入状态,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工作,为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历经风雨,坚韧如斯,受灾市县的广大干部群众正用更拼的状态、更足的干劲,奋战在每一个灾后恢复和项目建设的现场。

(责编:刘杨、潘惠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