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亚市第二届鹿城新锋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丨最美快递员选树候选人系列报道
朱兴朝:14年投递超84万件包裹 用准时与责任传递“快递温度”

早上9点,三亚市海棠区林旺镇的邮政网点内快件已堆积如山,朱兴朝穿梭其间,分拣、扫码、归类,动作麻利又熟练。这位1982年出生的三亚人,自2011年进入邮政系统,已在快递岗位坚守14年,累计投递包裹超84万件,从一线快递员成长为网点负责人,用脚步和责任,在三亚的街巷间传递着“邮政温度”。
“当天件必须当天清”,14年坚守准时
“每天的包裹必须当天清完,这是我的工作准则。”朱兴朝语气坚定。14年前,他还是个骑着摩托车在三亚市区奔波的快递小哥,日均投递200多件包裹,从居民区到商铺,每条路的转角、每个小区的门牌号,都被他牢牢记在心里。“不用导航,闭着眼都能找到。”他笑着说,老同事带了他两三天,市区的路线就摸得透透的。
2018年,朱兴朝调至海棠区林旺镇。新片区的路更宽,但他凭着一股熟门熟路的劲儿,很快融入其中。每年8月,投递录取通知书是他最“紧张”的时候。“必须本人带身份证签收,少一样都不行。”今年夏天,一位考生在外地旅游,通知书先到了网点。朱兴朝连着打了3个电话,确认考生返程时间后,特意把邮件单独存放,等对方回来第一时间送上门。“孩子拿到通知书时蹦着道谢,那股高兴劲儿,我现在都记得。”
除了录取通知书,生鲜、急用药品也是他重点“关照”的对象。“药品得先打电话预约,生鲜到了马上送,不能让人家等。”有一次,一批冷链水果因路上延误,到网点时已临近傍晚,他骑着电动车跑了5个小区,才把最后一箱芒果送到用户手里。
从“跑单”到“管单”,以责任心守护“邮政阵地”
2021年,朱兴朝从一线骑手转任网点负责人,工作内容从“跑单”变成了“管单”:处理申诉工单、协调异常包裹、组织台风天的防护措施……但他依旧保持着一线时的习惯,每天盯完所有包裹派送完毕才下班。
台风“剑鱼”来临,他带着同事们加固网点门窗、检查电路,忙到深夜。“网点就是我们的‘阵地’,得守好。”偶尔遇到棘手的投诉,比如包裹破损、派送延误,他总会第一时间上门调解。“有次用户反映包裹开封,我们查了物流记录,发现是中转时出的问题。上门跟用户解释清楚,再帮着申请理赔,人家也就理解了。”
如今,朱兴朝的团队有12名快递员,他常跟年轻人说:“快递这行,拼的就是责任心。”每天看着快件从网点出发,又一个个被签收,他觉得踏实。“14年了,就干了这一件事,干好就行。”
片区“老熟人”,让快递服务暖到心坎里
在林旺镇,不少居民都认识这位“朱师傅”。早上在早餐店买豆浆,店主会笑着问“今天件多不”;送件到小区,大爷大妈会拉着他聊两句家常。“都是老熟人了,有时候件送晚了,他们还会说‘不急,路上注意安全’。”朱兴朝说,这种默契,是14年跑出来的感情。
除了日常派送,朱兴朝还会参与公司组织的公益活动。“每年都有,像物流行业的交流活动、社区服务之类的,只要有通知,我们都会参加。”他觉得,这不仅是工作,更是和片区居民加深联系的纽带。
夕阳下,网点的快递车陆续回场,朱兴朝又拿起笔,在派送记录表上认真打了个勾——今天的包裹,又全部送完了。(熊淑婷/文 实习生王忠华 聂梦芳冰/图)
点击查看更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