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亚市第二届鹿城新锋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丨最美快递员选树候选人系列报道
孔敏:助农1.2万吨芒果“出岛” 7年快递“链”就助农新模式

在三亚市申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孔敏目光却望向远处的芒果园。这位从2018年入行的快递人,不仅用5年时间从一线快递员成长为申通快递网络部经理,更在2023年转身成为海南三亚果农的“贴心管家”,累计助力1.2万吨芒果走出海岛,用快递车辙丈量出一条助农增收的暖心路。
7年快递路:从日均300件到守护“最后一公里”
“每个包裹都要送到客户手中,这是本分。”孔敏的快递生涯始于2018年,最初三天日均派送300件的强度,让他练就了“看地址就知路线”的本领。他在一线的5年间,累计派送快递超45万件,相当于每天在三亚的大街小巷穿梭近20公里。
2023年转型网络部经理后,他的战场从派送路线转向了更复杂的“末端服务网”。“现在每天要盯着驿站运营和服务质量,快递驿站刚兴起时,我推动建成了三亚第一家驿站。”孔敏回忆,当时为了说服申通、圆通等5家快递公司将包裹集中到驿站,最长的一家足足沟通了一年,最短的也用了3天。他带着团队与小区物业反复协商,把原本杂乱堆放的保安岗亭,改造成规范管理的快递驿站,让“无人管”变成“有人守”。
在同事眼中,孔敏的“秘诀”只有两个字:责任。他带过的近10名新人,都记得他反复强调的话:“联系上客户,按要求放好,看似简单,做好了就是信任。”这种坚守,让他在职业技能竞赛中,以零失误的实操成绩斩获一等奖。
“快递+助农”:从快递车到助农“产业链”
2023年芒果成熟季,孔敏在海棠湾的果园里第一次见到果农发愁的模样。“当时就想,我们有快递网络,为啥不能帮一把?”这个念头让他开启了“快递+助农”的新尝试。
他的助农版图从对接开始:一头联系海棠湾等地的果农,摸清金煌芒、贵妃芒的产量和成熟期;另一头对接抖音、快手、拼多多的电商平台,敲定3公斤、5公斤的标准装箱。“电商卖货,我们运货,看似简单,实则要掐准时间。”孔敏说,他得盯着工人装车时轻拿轻放,运输时调控车厢温度,“晚一天到,口感就差了。”
仅2025年,经他手运出的芒果就达130万件。在三亚崖州区的果园里,果农老陈算起账:“以前芒果熟了愁销路,现在孔经理公司的车一到,摘下的果子当天就能发走,一亩地多挣3000块。”如今,从开花到结果,孔敏的手机里存着20多个果农的电话,哪个果园该摘果了,哪个品种适合发北方,他都门儿清。
1.2万吨芒果“出岛记”:快递车辙里的“海岛温情”
“1.2万吨不是数字,是果农的好日子。”在助农这件事上,孔敏算的从不是“快递费”,而是“果农的收益账”。为了让芒果卖上好价钱,他跟着电商学选果标准,要求工人在装箱时垫上软纸,甚至自己开车跟着运输车队跑了两趟,记录不同地区的到货时间。
如今,三亚的芒果季里,孔敏的电话成了“热线”:果农问“今天能发多少件”,电商问“明天车够不够”。他的电话里装着的,不仅是带着清香的芒果,更是一个快递人对这片土地最朴素的温柔。
从2018年的第一辆快递车,到2023年的助农新战场,当孔敏再次站在芒果园里,看着满载的货车驶离,阳光洒在车身上,也洒在果农笑开的皱纹里。(熊淑婷/文 实习生王忠华 聂梦芳冰/图)
点击查看更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