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2025三亚市第二届鹿城新锋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丨最美货车司机选树候选人系列报道

贾爱红:从路线优化新手到运力提升50% “智慧”跑出货运加速度

2025年09月28日19:43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在凌晨四点的三亚,54岁的货车司机贾爱红已整装待发。驾驶室内,他目光如炬,双手沉稳地扶着方向盘。车头智能终端屏幕上,胎压、油耗、实时路况等数据交替闪烁——这方寸之地,正是他安全驰骋超过50万公里无事故的“守护神”。这位“老司机”,用智能技术突破传统运输瓶颈的故事,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鲜活注脚。

50万公里安全路,效率跃升的智慧密钥

“那会儿跑运输,副驾永远堆着半尺高的单据,过收费站得翻半天,遇上暴雨还怕弄湿了。” 贾爱红摩挲着手机上的电子签单系统,指腹在屏幕上划出几道浅痕。八年前刚入行时,他曾因一张模糊的手写货运单,在陌生县城绕了三小时冤枉路。

如今,“指尖轻点”成为常态,电子签单、装卸预约、路线查询全流程线上完成。“省下的时间,够我稳稳当当多跑一趟三亚到陵水的短途。”效率的提升,直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

累计驾驶50万公里无责任事故,是贾爱红职业履历上最闪亮的勋章。这份安全的背后,离不开他对智能技术的率先掌握。早在行业普遍依赖纸质单据时,他已主动拥抱智能物流系统。通过手机APP完成电子签单、预约装卸货等全流程操作;指尖轻点完成电子签单、装卸预约等流程,省下的时间足以多跑一趟短途。

一次深夜长途运输中,胎压监测系统突然发出尖锐警报。凭借系统提供的精准信息和自身经验,他迅速安全停靠,借助随车工具,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轮胎更换,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导致货物严重延误的小故障。“从前跑车,全凭经验和感觉摸索,像在黑夜中独行。现在不一样了,数据就是我的探照灯,看得清,心里才有底。”贾爱红感慨道。

创新“环形配送”模式,单日运力提升50%

零散订单导致的低效往返和空驶,曾是困扰货运司机的普遍痛点。贾爱红没有止步于抱怨,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他主动研究“多点智能配送”模式,利用手机APP上的订单分布热力图和实时交通流量数据,像解一道复杂的几何题,将原本割裂、重复的运输路线,创新性地优化为高效的闭环“环形配送”网络。

在广东执行一次城市配送任务时,他凭借这套自创的智能路径规划方法,硬是将原本需要6趟才能完成的配送,压缩至4趟,单日配送量提升50%,真正实现“少跑冤枉路,多送一趟货”。货主们收到比预期快得多的货物时赞叹不止:“贾师傅的车轮,简直像踩准了钟表的发条!”

从“凭经验”到“靠数据”,新劳动者展现行业蝶变

“别人觉得手机操作麻烦,我却靠它省时省油!”贾爱红表示。这位仅有小学文化的老司机,通过自学成为智能物流系统的“活教材”,其事迹映射出传统货运行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缩影。

贾爱红的驾驶室,正是中国千千万万传统货运从业者向数字化转型的生动缩影。多年前初入行,他靠地图摸索路线;如今,北斗导航精准定位,智能终端实时调度,大数据预测路况。

凌晨的微光中,贾爱红再次轻点手机屏幕,智能系统瞬间为他规划出今日最优的蓝色轨迹。引擎轰鸣,仪表盘上的里程数悄然跳动。这跳动的数字,不仅记录着他个人的奋斗里程,更与无数同行一起,用滚动的车轮和智慧的光芒,在三亚的晨曦中,书写着属于新时代货运劳动者的壮丽篇章。 (熊淑婷)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责编:蒋成柳、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