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屯昌以文明创建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

家园宜居,幸福可感可及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毓慧 见习记者 祁夏 特约记者 邓积钊
2025年11月18日08:46 | 来源:海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家园宜居,幸福可感可及

孩子们在新兴镇“星光课堂”制作创意手工。记者 李天平摄

医护人员深入屯昌县社会福利中心开展义诊。记者 曾毓慧摄

  “小区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要自觉行动,人居环境就会越来越好!”近日,屯昌县对饱受脏乱差诟病的城北小区启动专项治理行动,六旬老居民郑元付喊上一家三代人动手清理堆积在绿化带里的杂物后,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他满脸悦色地说。

  从“不好管”,到“众人管”,城北小区蜕变的背后,是屯昌以文明创建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缩影之一。今年以来,屯昌持续扮靓街区景观“面子”,畅通排污管廊“里子”,并常态化举办多元、多彩、多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民生幸福更可感可及。

  精细管理 城市更有“精气神”

  城北小区共有400多户,属于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多年来,不少住户随意在楼道、消防通道、绿化带内堆放杂物或违章搭盖,既不美观,又存在安全隐患。

  自今年10月以来,屯昌靶向发力,采用“业主自主整改+部门联合整治”方式,动员“小屯妹·大昌叔”志愿服务力量全面清除小区陈年垃圾,违章搭盖等,还原小区景观风貌。一大早,郑元付一家几口人便忙着清理杂物,那一头,邻居许爱梅加快挥铲锄杂草,并搬上环卫车。“我们将不断完善‘集中整治+长效管理’机制,逐步改善其他老旧小区人居环境以及配套。”屯城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

  社区环境变得宜居,城区颜值也在不断加分。吉安河潺潺绕城而过,一条条路桥衔接两岸,两岸绿植与花卉一路相随,让人赏心悦目。

  今年以来,屯昌市政等部门围绕“保绿、提质、增景”目标,对主次干道绿化带和公园绿地开展精细养护,让城市“颜值”兼具生态效益。同时,在11个片区开展雨污水新建工程、雨污水混错接改造工程以及雨污水接户完善工程,一幕幕水清、岸绿、景美呈现在众人眼前。在整治城市乱搭乱建方面,屯昌明确了“时间表”与“路线图”,分领域、分模块、分路段整治城市风貌。

  与此同时,屯昌县委宣传部联动县融媒体中心对七个领域的整治工作从“曝光—整改—回头看”进行多角度宣传,营造全社会支持、志愿者广泛参与的舆论氛围,还联合住建、交警等部门深化社区党建联盟的协作,共同呵护整洁有序的社区环境。

  多知多彩 文明实践润心田

  绣出苗绣头巾、制作黎锦发箍……11月14日,屯昌县新一期“倾守非遗 志愿相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南坤镇合水新村举办,通过“非遗展示+走秀+手作”的多元形式,让黎苗传统技艺在乡村沃土焕发新活力。

  从一开始的手拙穿线,到日渐娴熟地编织,村民邓美兰看着这些老技艺带着新潮味,显得满心欢喜。在“非遗新韵”走秀环节,村民们身着融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于一体的黎族苗族服饰走上T台,引得现场掌声此起彼伏。该活动自今年8月启幕以来,已覆盖南坤镇27个村居,通过分层培训、主题体验、成果展示与转化、打造非遗志愿基地等形式,让更多村民读懂非遗魅力并掌握其技艺。

  今年以来,屯昌县委文明办根据各镇文化禀赋特色,联合开展“倾守非遗 志愿相伴”“艺绘南吕 筑梦乡村”“青梯森林艺术”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并组织“赶文明大集 做快乐邻里”活动走进吉安小区、兴民小区等。

  在欢快的曲调氛围中,舞蹈、对唱、大合唱、朗读、琼剧等节目轮番登场,将家风传承、文明素养等理念融入表演。在文明新风宣传区,通过展板与问答互动等形式,倡导健康生活理念,让文明实践活动浸润百姓心田。“还有专业医护来测血压、检查口腔,中医理疗、活动办得很实在!”不少老居民点赞。

  入脑入心 移风易俗倡新风

  在坡心镇高朗村吴氏宗祠里,自今年初有了新变化——新设了一排桌椅板凳,变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星光课堂”。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在宗祠墙壁上,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尤为显眼。今年暑假,高朗村组织驻村干部、返乡大学生等组成“小屯妹·大昌叔”志愿服务队开设绘画、书法、国学、手工等文体课堂,丰富乡村儿童的暑期生活。据悉,“星光课堂”目前已覆盖全县8个镇,累计开展490余场次活动,惠及乡村儿童3.5万人次。

  高朗村党支部书记吴治何介绍,自2025年海南省农业学校乡村振兴双学历中职班开班以来,每期都有40多名村民在宗祠里聆听理论课。“这里凝聚着乡情,代表着邻里团结、和睦,也是村里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的新尝试。”他介绍,接下来还将开设宗祠茶话室,用于调解村民土地等纠纷矛盾。

  连日来,在该县社会福利中心,一场热闹的“情暖夕阳 孝亲同行”重阳敬老嘉年华活动,让数十名孤寡等困难老年人欢乐过重阳;乌坡镇举办“花漾生活”之插花、“舌尖传承”之甜薯甩制作等活动,既陶冶了女性的审美情操,也让邻里生活更融洽。屯城镇、新兴镇则结合“七个倡导”评议村民行为,依托举办民俗活动的人气,开展禁私彩等移风易俗宣传,组织“村VA”、拔河等趣味文体活动。

  据统计,今年以来,屯昌已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100余场,服务时长达2.9万余个小时,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之时,让移风易俗新风更入脑入心。

(责编:刘杨、潘惠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