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改善 海南“物种户口簿”不断更新

【查看原图】
海南牛背鹭。五指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海南牛背鹭。五指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2021年04月29日09:16

人民网海口4月29日电 (陈海燕)叫声如蛐蛐,最小体型仅有23毫米……这是一种名为“海南小姬蛙”的两栖动物,分布于海南俄贤岭、尖峰岭、鹦哥岭等热带雨林地区。不久前,香港嘉道理中国保育科研团队在《Zoological Research》(动物学研究)杂志上刊文称,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证据分析,确认海南小姬蛙为海南特有新种。至此,海南热带雨林“物种户口簿”上又增加一名新成员。

据了解,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至今,在海南的留鸟和越冬的候鸟种类及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不久前,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是迎来3只号称“鸟类中的大熊猫”黑脸琵鹭,反嘴鹬数量也超过了20只,均创下新高。

海南岛鸟类区系的特异性,较早时期我国科学家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特异性导致海南岛有些鸟种是全国独有的。迄今已发现的海南鸟类特有种包括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和海南柳莺3种,特有亚种53种。其中,海南柳莺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在海南岛有分布,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U级别(易危)。

近年来,随着海南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科研力量的加强,越来越多新物种被发现,仅2019年至2020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便有9个植物新种、5个动物新种、5个大型真菌新种被发现,意味着约占海南岛1/7陆域面积的这片土地上,仍然藏着太多未知的秘密和“宝藏”。

分享到:
(责编:陈海燕、王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