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星辰大海】海南三亚:中国首个热带海洋牧场成效显著

2022年01月21日17:39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海底珊瑚。 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供图
海底珊瑚。 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供图

人民网三亚1月21日电 (毛雷、孟凡盛)“我们基本上一年到头都是待在水下的,看着海底的珊瑚越来越多,鱼儿越来越多,生态越来越好,我也打心眼儿里高兴。”日前,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王丰国的脸上,满是自豪。

王丰国是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海洋部的经理,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两个身份,一个是“海底施工队长”,另一个是“海底环卫队长”。2013年,自从来到海洋部工作以后,王丰国就和这片海结下不解之缘。

蜈支洲岛旅游区坐落于三亚市海棠湾内,面积共有1.48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海底生态资源。然而,海岛周边长期以来的渔民捕捞以及人为影响,让海岛附近海域的生态遭到肉眼可见的破坏,这也让旅游区管理者意识到,只有重视对海洋生态的保护,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2011年,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引导下,在海南大学科研团队的技术指导下启动了中国第一个热带海洋牧场项目。

“所谓‘海洋牧场’,就是在海底给鱼儿们‘盖房子’。”王丰国说,他们给鱼儿盖的房子叫人工鱼礁。“人工鱼礁就是各种形状不一的水泥石块,投放到海底后可以为珊瑚生长提供附着点,吸引各种鱼、虾、蟹等海洋生物围绕礁体觅食、栖息、繁殖。”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建设积累投资近4000万元,投入人工鱼礁及船礁等5万多空立方,人工鱼礁表面附着珊瑚、贝类、藻类等生物种类达120余种,鱼礁区比非鱼礁区鱼类种类数量提高5-10倍。2019年,蜈支洲岛海洋牧场获得第五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称号。

除了给鱼儿“盖房子”,王丰国的另一项任务是在海底“种珊瑚”和清理海洋垃圾。

王丰国和他的同事们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从苗圃中截取达到规格的断枝,然后把它移植到海底的地面及部分人工鱼礁上,通过它的自然生长,来恢复成整片的珊瑚。

王丰国告诉记者,“种珊瑚”受天气影响非常大,大风天气,海里涌浪过大的情况下,人体在水里难以固定,一个涌浪过来,可能会被推至两米甚至三米远的地方,根本就没办法进行珊瑚移植。而且潜水本身也非常消耗体力,在水下待四个多小时,比跑十公里还要疲惫。王丰国说:“如今,我们团队已经在蜈支洲岛海域移植了30000多株珊瑚,面积达到40000多平方米。虽然这个成绩并不算突出,但看着这些珊瑚像小孩一样在一点点地长大,你会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

此外,王丰国和他的“海底清洁队”,经常在水下清理海洋垃圾,包括渔网和塑料制品等。同时,他们还会及时清理长棘海星、核果螺等珊瑚的天敌,以此保护珊瑚能够健康生长。

“下一步我们将尽快完善24小时海底监测系统,探索‘互联网+’科技手段管理‘海洋牧场’。在做到海洋科普的同时,更加有效地进行海洋生态保护。”王丰国说。

相关新闻

【星辰大海】海南冯家湾:昔日“虾苗谷” 今朝产业园

【星辰大海】海南潭门:千年渔港的“蝶变” 渔民吃海有了“新吃法”

【星辰大海】海南临高:耕海牧渔筑建“蓝色粮仓”

 

 

(责编:潘惠文、陈海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