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这位"她"不一般:民警赴山区支教点亮梦想之光

2023年03月09日13:50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姜萍萍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参加巡回报告会。海口边检总站供图
姜萍萍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参加巡回报告会。海口边检总站供图

人民网海口3月9日电   从南海之滨到大山深处,从三尺验证台到三尺讲台,从“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三八红旗手”变身支教老师,她就是来自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凤凰边检站执勤三队民警姜萍萍。

新年伊始,姜萍萍积极响应号召,作为海口边检总站选派的第二批支教民警到广西三江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入警20年来,她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扎根守土、默默奉献,无论身在何处都尽情绽放炽热的青春,抒写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别样风采。

两次申请,远赴山区驻村支教终如愿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湘黔桂交界处,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019年初由国家移民管理局定点帮扶。  

走进三江,群山延绵,道路蜿蜒,教育帮扶是这里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为此,来自全国移民管理系统的移民管理警察开启了一轮又一轮驻村支教活动,姜萍萍就是其中的一员。

“支教是我学生时代的一个梦想,这样可以帮助偏远山区更多孩子!”姜萍萍回忆说,高中毕业后她受家庭影响选择了参军入伍,2008年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凤凰边检站,从橄榄绿到藏青蓝,她原以为这辈子与教师身份已无缘,直到国家移民管理局向全国移民管理系统征集报名到广西三江开展支教活动,便重新点燃了她尘封多年的梦想。

“两次报名,终于如愿!”姜萍萍感慨道。2022年年初,海口边检总站计划选派第一批民警前往三江开展支教任务,得知消息的姜萍萍第一时间向单位递交了申请,但因单位工作需要,她最终无缘此次支教活动。值得庆幸的是,今年年初,总站即将组织第二批民警前往三江支教,姜萍萍毫不犹豫地再次提交了报名申请,经过层层选拔考核,终于如愿以偿加入到支教队伍中。

“看着我收拾行李,孩子的眼睛都哭肿了!”得知妈妈要去远方很长时间,七岁的女儿早已哭了好多回,幸好有父母帮忙照顾家庭,心存顾虑的姜萍萍才得以宽慰。

2月6日清晨,天还未亮,趁着老人孩子还没醒,姜萍萍就悄悄带上行李出发了。乘飞机、坐动车、转汽车,姜萍萍和3名队友一路北上,辗转6个多小时才到达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做足功课,带给孩子们更多美好时光

“走下三尺验证台,迈上三尺讲台;身份在转变,信念永不变……”这是姜萍萍到达三江后发布的第一条朋友圈。

不同的来处、不同的面孔,因同一个选择和热爱,来到了这里。在正式上岗前,姜萍萍和来自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的支教民警在三江县集中参加了教学技能培训。期间,姜萍萍认真参加课程学习,积极开展座谈讨论,主动钻研备课授课技巧,虚心求教工作经验,提前了解三江风土人情、教育发展状况,为开启支教活动迈好第一步。

虽不是音乐科班出身,但从小就爱好音乐、擅长音乐的姜萍萍依然信心十足、做足功课。一周后,被分配到斗江中学的她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全身心投入支教任务。

姜萍萍主要负责初一、初二年级九个班级的音乐课。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的音乐教师严重不足,很多班级连音乐课本都没有发,学生们对音乐学习兴致不高,有的连简谱知识都不认识。姜萍萍没有畏难退缩,而是尽快摸清情况,做足功课,对症下药,结合自己的音乐特长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乡村学生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姜萍萍将枯燥的乐理知识穿插到流行歌曲之中,一边教一边练,加入节奏动作,并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运用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拓展课堂、寓教于乐,不断增强课堂学习趣味性、互动性。同时,她积极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鼓励孩子勇敢举手,提出问题,表达自己,尽量在孩子身上找优点、多表扬,从不打压孩子积极性和想象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大部分同学克服了畏难情绪,对音乐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刚开始孩子们不好意思报名,如今很多学生都主动找到我想说加入!”考虑到斗江中学是一所寄宿学校,姜萍萍正在推进组建学校合唱团,不断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调动孩子对音乐的积极性。“侗族琵琶”是三江县侗族特有的一种乐器,发现这件“宝贝”后,姜萍萍还将它带到课堂,引导山区孩子学起来、传承下去。

“do、re、mi、fa、so…”连日来,在斗江镇这片宁静的大山深处,不时传出一阵阵乐曲声,孩子们上起了期待已久的音乐课。每堂音乐课,都是一段快乐而美好的时光!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苔》是姜萍萍教给孩子们的第一首歌曲。从自卑到自信、从孤僻到开朗、从怯生到大方……在这所乡村中学里,与音乐为伴而悄然改变的孩子越来越多。姜萍萍把孩子们的点滴改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坚信道:“苔花虽小,却默默生长,热烈绽放。希望大山深处的孩子们也能心怀梦想,坚韧不屈,灿烂盛开!”

跋山涉水,让微光成炬点亮大山深处

教育帮扶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途径,经济上的缺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和知识的缺乏,来到三江后,姜萍萍更加明白这场支教帮扶接力赛的意义所在。

“用全力、尽全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做好山区孩子的理想引路人!”除了认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学校还会定期安排老师为送教帮扶和控辍保学活动,姜萍萍主动参与其中。

2月17日清晨,姜萍萍跟随教学组一行4人驱车前往高基乡,为患有残疾不能到校上课的孩子小玲“送教上门”。一路往前,山路崎岖,越走越窄,“前方易塌方”“小心泥石流”等警示牌随时可见。经过一小时的颠簸,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摆上小黑板,讲解学科要点,传授音乐知识……老师们帮助小玲耐心辅导。像这样的上门送教活动,他们每个月都要奔波多次,直至小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所有学业任务。

随后,姜萍萍跟随教学组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站。推门而入,家徒四壁,破旧的木房只有孩子父亲和奶奶居住,孩子早已辍学外出打工赚钱。尽管如此,老师们依旧多次上门家访,苦口婆心做着家长思想工作,希望早日把孩子劝返回校继续上学。跋山涉水,走村串户,控辍保学,这早已成了学校的日常工作。

“越是贫困,越要有梦想;越是偏远,越要开阔眼界!”支教生活让姜萍萍深切感受到了偏远乡村教育的差距。她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逐一帮扶:班上有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孤僻,不爱说话,不擅交流,姜萍萍就重点“过问”;课堂上她细心观察,经常提问,引导学生多发言,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被人关注;课余时间她喜欢和孩子们聊家常,给他们讲外面的精彩世界,在生活上给予更多关爱;她耐心辅导学校宣讲团的学生学朗诵、练普通话,每周一国旗下讲话、每天课后的广播播报,都成为孩子们展示自我、增强自信的成长平台;她还和总站其他3名支教民警共同成立了心理小分队,定期开展心理拓展活动和心理辅导,帮助孩子疏导心理问题,让他们变得变得更加自信阳光……比起性格的改变,更多孩子燃起了梦的“星火”。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在和煦的阳光沐浴下,斗江中学的校园显得格外生机盎然。“点点微光,星火成炬,让温暖无处不在!我们的支教之路过程不易,却充满意义!”姜萍萍微笑着说。(樊欢迪、朱晨鹏、蒙绪顺)

(责编:吴占桂、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